管康仁
(制造我国第一台补鞋机)
管康仁,1941年出生。曾经引领浙江人走向富裕的“浙江制造”之父,老家是台州市中心区的椒江区下陈镇的一个叫水仓头村的地方
人称“浙江制造之父”
被工厂开除回家务农
1941年10月4日,他出生于浙江黄岩县下陈乡水头仓村,父亲是国民党员,当过校长、保长,解放后去了台湾。
高中毕业后,他在家种了一段时间的田。1964年,经熟人介绍,他到浙江水泵厂工作,任机修工,每月可以拿到30多元工资。
1965年,因为受父亲的牵连,他被赶出了工厂,回到老家做农民,美其名曰“精简人员”。这时,他在浙江水泵厂的工作时间还不到一年。
手工制造出补鞋机有道是是:要想富,出门补鞋卖豆腐。
台州人有实干精神,黄岩人出门补鞋,天台人出门卖豆腐,温岭人出门弹棉花,仙居人出门卖烧饼,临海人出门贩眼镜。
也有出门开干洗店,发豆芽,挑糖担,做小工,修马路,抡铁镐,收废品炼金、银、铜、铝、铁等等。例如,仙居人吴金火便通过废品炼银,发了大财。
台州人没本钱,便把香烟拆开一支一支卖,西瓜切开一块一块卖,甘蔗砍成一段一段卖,积少成多,集腋成裘,生意慢慢做大。
台州黄岩县有出门补鞋的传统,所谓“扁担两头尖,出门针线鞋”。当时没有补鞋机,多用手工补,工作效果比较慢,干的活比较粗糙,天气寒冷的时候,手工穿针引线尤其辛苦,收入也少。
他在水泵厂研究过缝纫机,拆卸过很多缝纫机,对缝纫机的构造、修理比较在行。他决定为乡亲们生产补鞋机,也赚点钱维持生活。
很快,他手工制造出一台补鞋机。没有机床等设备,全部是他用手工敲打出来的。试用了几次,还不错,针脚比手工的整齐,速度快了好几倍。他把自己家和邻居家的破鞋全部修好了。接着,他又制造出三台。
一台卖给本村一位补鞋匠,三台卖到温岭,每台卖到400元,成本只要100元,每台赚了300元,一下子,他赚到了一笔巨款——1200元。
当时一个壮劳力干一年的农活,才有80元的收入
被罚巨款,挪地方干
领导安排的耳目告发了他,干部听说他在家制造补鞋机发了财,便把他抓去公社,关了四个多月,美其名曰“办学习班”,罪名是“破坏学大寨”。他辛苦赚来的1200元钱,全部被没收了。
从学习班出来后,他和温岭县泽国公社牧屿大队的熟人合作。他负责设计图纸,熟人负责制造,每台他赚150元设计费。
网络配图
成千上万的补鞋机被制造出来了,浙江温州、台州等地的几十万补鞋匠涌向全国甚至世界各地,同时,也把各地供求信息也通过电报、信件传递回浙江,遍布全国的商业网络很快便搭建起来了。
浙江商人把北方短缺的商品从南方调来,把南方短缺的东西从北方运来,互通有无,生意就这样慢慢做大了,浙江的民营经济也发展起来了。
创办缝纫机零件厂
1977年,他发现包边机卖得很好,便托人在兰州市凭票买到了一台简易的包边机。当年,他仿制出第一台简易包边机。但因为是手工敲打的,技术不成熟,质量一般,卖得不好。
1979年,他家里蝴蝶牌缝纫机一个零件坏了,但在整个台州都没有卖。最后,他乘了一昼夜的轮船到上海,在上海金陵东路一家缝纫机零件商店,买到了这个零件。
凭着他对机械职业的敏感和对市场信息的嗅觉,他发现生产缝纫机零件有利可图。
回到台州后,他拿出所有的积蓄,到路桥市场,买来一台旧钻床、一台旧仪表机床,和曹忠泉等几位好友在20平米的家中创办了一个小作坊。
1980年,他的小作坊命名为黄岩县三甲区下陈缝纫机零件厂,这是台州第一个缝制设备工厂。到了1983年,该厂资产达到50万元。
他的工厂和椒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合作,他和曹忠泉负责该厂的技术指导工作,椒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为其提供原料,也为其销售产品。
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,利润滚滚而来。
椒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原名黄岩下陈农机厂,成立于1966年,改革开放后,和西湖缝纫机厂合作,生产机壳、机架,后和上海街道厂合作,1980年开始生产CNB系列三线包缝机,正式改名为“椒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(简称一工缝)”。
家乡成为世界缝纫机之王
在他的带动下,台州的缝纫机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:如邱继宝的飞跃、阮小明的宝石、阮积祥的杰克、阮吉利的荣盛、黄正法的顺发、张海宏的山水、曹忠泉的大洋等。
据何建明的《1978:春雷响起的地方》说,到了2008年,台州的飞跃、杰克等几十家著名的缝纫机厂,已经占领了世界70%的市场份额 。
我司主营:中底切割机,中底切割机,大底切割机,港宝切割机,中底分条机,鞋材刀具,中底贴合机,皮底切割机,咨询热线:13929246869。